首页 > 教育信息 > 正文

深圳市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果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办学条件

2024-12-13 17:17:54 | 51招生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深圳市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果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办学条件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深圳市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果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办学条件

深圳市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果

考试成绩 高考
2010年高考成绩:学校参考人数792人,重点上线达430人,重点率54.29%;本科上线783人,本科率为98.86。
2011年高考成绩:学校参考人数791人,重点上线达484人,重点率61.11%;本科上线787人,本科率为99.37%。
2012年高考成绩:学校参考人数793人,重点上线达436人,重点率55.00%;本科上线784人,本科率为98.87%。
2013年高考成绩:参考人数872人,重点上线达587人,重点率67.3%;本科上线866人,本科率为99.3%。
2015年高考成绩:学校重点裸分上线人数597人,重点升学率达82%。其中:理科最高分688分,理科总分670分以上者12人,2名同学进入全省理科前100名;文科最高分653分,2名同学进入全省文科前100名。有5名同学已被清华、北大预录取。
中考
2014年中考,深圳高级中学总分超过800分有3人,最高分861分,名列全市第10名;另外两名分数分别是843分和833分,均名列全市前20名;700分以上有32人,600分以上达到180人。
2015年中考,深圳高级中学在全市中考前五名中,占据3席。全市450分以上共有13人,该校三名同学分别以453分、452分、452分的高分赫然在列,并挺进全市前五名。445分(标准分800分)以上,该校有12人。其中创新实验班有7人达到或超过了445分(标准分800分)。430分以上,高级中学有133人,其中436分(标准分700分)以上达到了73人。 学科竞赛 时间姓名竞赛获奖2015年莫定衡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广东赛区一等奖2015年唐健博广东赛区二等奖 2015年邓盛元第25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 2015年何柯2013年何瀚文、蒋旭东、黄辰阳、罗乙铭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学实验嘉年华活动”总决赛金牌 2015年  林君儒、班龚涛、肖翊英、李博文、徐子昂、徐嘉纬第六届启智杯数学思维及应用能力竞赛深圳市特等奖 素质竞赛 时间团队名称奖项名称名次指导教师2004年2月 合唱团 全国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总决赛 一等奖 王希珍
胡漫雪 2004年2月 合唱团 首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王希珍
胡漫雪 2004年3月 合唱团 深圳市第三届宣传文化精品奖 精品奖 王希珍
胡漫雪 2004年10月 合唱团 西班牙第36届TOLOSA国际合唱节 第一名 王希珍
胡漫雪 2005年5月 合唱团 深圳市第七届中小学生合唱节 一等奖 王希珍
胡漫雪 2005年8月 合唱团 “星海之声”深圳市百歌颂中华合唱比赛 金奖 王希珍
胡漫雪 2006年7月 合唱团 深圳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王希珍
胡漫雪 2006年9月 合唱团 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王希珍
胡漫雪 2007年9月 合唱团 广东省第八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比赛 金奖 王希珍
胡漫雪 2007年7月 合唱团 深圳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王希珍
胡漫雪 2009年8月 合唱团 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王希珍
胡漫雪 2010年2月 合唱团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王希珍
胡漫雪 2010年9月 合唱团 首届深圳合唱节决赛 金奖第一名 王希珍
胡漫雪 2012年9月 合唱团 广东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胡漫雪 2013年2月 合唱团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胡漫雪 2004年2月 舞蹈团 首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 一等奖 高洁 2006年11月 舞蹈团 第二届全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高洁 2007年2月 舞蹈团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高洁 2009年11月 舞蹈团 第三届全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高洁 2010年3月 舞蹈团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高洁 2012年9月 舞蹈团 广东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高洁 2013年2月 舞蹈团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高洁 2005年7月 交响乐团 世界华人首届青少年艺术节 金奖 张若迪
罗晓琳 2007年2月 交响乐团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总决赛 一等奖 张若迪
罗晓琳 2010年2月 交响乐团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总决赛 一等奖 张若迪
罗晓琳 2012年9月 交响乐团 广东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张若迪
罗晓琳 2013年2月 交响乐团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一等奖 张若迪
罗晓琳 参考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获奖时间学生姓名奖项名称名次指导教师2011年 刘奕彤 ‘我为大运添姿彩’深圳市中小学生手抄报、美术、书法、摄影、手工大赛 二等奖 杨丽伟 2011年 刘雨田 第十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
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绘画类 一等奖 杨丽伟 2011年 潘若然 一等奖 杨丽伟 2011年 林金虹 一等奖 杨丽伟 2013年 程芊芊 深圳市第八届学校艺术展演季中,荣获绘画类 一等奖 王胜利 2013年 叶百合子、廖思咏、胡咏怡、陈舒婉 一等奖 陈清 2013年 魏嘉颖 一等奖 徐潋澜 2013年 吴雨亭 二等奖 房景楠 2013年 邱婉 二等奖 房景楠 参考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该校青年教师李韵,代表深圳市参加了第一届“全省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改革创新大赛”,荣获大赛一等奖。
该校青年教师杨晶获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深圳赛区金奖。 论文发表教师姓名 名称 时间 发表刊物或获奖单位 黄元华 试论数学教学中的启发 2012 数学通讯(华中师大) 黄元华 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012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大) 黄元华 一道课本习题的解法探究及应用 2012 中学教研(数学)(浙江师大) 黄元华 借助常数逆代法研究一类圆锥曲线问题 201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国家级核心期刊) 黄元华 构造辅助函数证明不等式 201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国家级核心期刊) 黄元华 圆锥曲线的一组生成方式 2011 数学通报(北师大)(国家级核心期刊) 黄元华 一道课本例题的结论拓展及其应用 201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国家级核心期刊) 冯大学 《独立发现式教学法应用于新课标教材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0 《数学教学通讯》 邓卉 《“学生自己讲课”——探究性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2013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陈文 《高中物理“右手定则”讲授的必要性思考》 2013 《考试》 陈文 《“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试验系统误差分析的新思路》 2013 《考试》 陶嵩 《浅谈我国高中体育课程中的足球教学创新》 2013 《体育时空》 高军 《放缩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2013 《数学教学通讯》 王海莉 《多元教学观念构建化学新课堂》 2011 《广东教学》30号 参考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在美丽的香蜜湖身旁,我有我的思想在自由飞翔。
青春的岁月,科学的力量,让每一天都充满了充满了渴望。
相信远方,走在路上,发展是我们永恒的方向。
相信远方,看见想象,远方是我们一起找到的理想。
在方。走向远方。
可爱的紫色城堡里,我和我的希望在彼此凝望。
每一个生命,像朋友一样,要我们成为自己的太阳,
相信远方在我心明亮,远方把信念放在我身旁。
相信远方,爱梦辉煌,远方让我们从远方走向远方。

深圳市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果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办学条件51招生网

佛山七间重点初中(按名次排序)以及它们的考试时间,录取分数线(是小学升初中哦)

一、佛山七间重点初中(按名次排序)

1、广东省实验中学南海学校
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是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由中信地产投资兴办及广东实验中学管理的一所优质民办中学。位于南海区里水镇中信山语湖,央企中信地产(广州)公司先后投入3亿元创办了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

2、佛山市华英学校
佛山市华英学校是一所由市教育局主管,秉承华英中学——佛山一中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办起来的“国有民办”性质的新型中学。学校以“以绿育人”为办学理念,以“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为办学方向,以“轻负担,高质量”为教学特色。自1999年复办以来,华英学校在中考及各类学科竞赛、体艺竞赛中均取得突出的成绩,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学校。

3、佛山市实验学校
佛山市实验学校创办于2003年9月,是由禅城区教育局主管的一所国有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36亩,现有90个教学班,3423名学生。学校拥有气势恢宏的教学大楼、现代化的体育馆、游泳池、40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和带空调的学生宿舍等设施,校内环境优美,富有文化气息,是佛山市禅城区品牌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基地学校、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学校”、国际启发潜能教育实验学校、北京大学创新人才实验校。

4、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
南海实验中学是由南海市政府规划、桂城区政府属下桂城建筑公司投资兴建、南海市重点中学—桂城中学主办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公办民助学校,她的成立得到了南海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学校位于桂城区桂澜路段,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设计规模48个班,能容纳2400名学生就读,于2001年9月1日正式开学,现开办初一、初二、初三 三个年级,共五十个班,在校生2600人。

5、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附属初中
2003年8月,三水中学初中部与高中部分离,初中部被命名为三水中学附属初中。2006年3月三水中学附属初中搬迁到位于云东海大道风光迤逦、空气清新的新校区。学校占地面积近180亩,可容纳3000多名学生读书、生活。学校按照广东省示范性初中标准装备膳食大楼、宿舍和校园网,按高标准装备课室、图书馆、运动场所、生物地理园、各种实验室和多功能电教室等专用功能室,率先筹建了目前三水区最先进的物理探究实验室和生化探究实验室,是一所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初中学校。

6、顺德一中实验学校
佛山市顺德一中实验学校创办于2005年,由佛山市顺德区怡润教育事业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创建,是顺德区教育局直属中学,是一所全面实施封闭式教育教学管理的优质寄宿制民办完全中学。

7、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实验中学
大良实验中学是顺德区大良一所特色鲜明的公办完全中学。学校从1997年开始,进行办学特色的探索,并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孕育沉淀出浓郁的艺术氛围和优秀的校园文化。学校以“展现人生艺术,塑造艺术人生”为办学理念,以“两艺一主”(升华艺术教育,讲究教育艺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办学策略,把学校办成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一流学校”为办学目标,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多年来,学校探索出成熟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策略,社会美誉度逐年提升,高考升学率稳步提高,艺术类高考在市区名列前茅。是一所办学特色彰显,办学成绩斐然,社会美誉度高的完全中学。

二、从2014年起,执行教育部的规定,不再举行小升初考试,改为按地段派位,及面谈和测试,没有分数线。

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教基一[201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健全科学、明晰、便利的小学升入初中制度,规范招生入学行为,提高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合理划定招生范围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单校划片)。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

片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

二、有序确定入学对象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小升初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小升初学生登记、随机派位及遏制学生无序流动等提供基础性保障。

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随机派位工作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

未在户籍所在片区小学就读的学生,如申请升入户籍所在片区初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就学。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三、规范办理入学手续

县域内初中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工作要在同一时段进行。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效证明,到拟升入的初中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地点办理入学手续。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汇总入学手续办理信息,对实际办理入学手续人数超出或不满计划数的学校,及时进行必要调整。

四、全面实行阳光招生

小升初工作开始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包括县域内小升初具体政策,每所初中划片范围、招生计划、程序时间、办学条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特长生招生信息和录取办法,以及工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

小升初期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公布招生结果等相关信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学校也要主动公开招生结果等重要信息。

五、逐步减少特长招生

强化义务教育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的目标任务,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特长生招生具体办法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六、做好随迁子女就学

坚持深化改革,分类推进,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问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制定随迁子女初中入学的政策措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实施工作。各地要依法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积极接收随迁子女就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融入城市生活。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地方,要扩大公办学校容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购买民办学校服务,加大对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的支持力度,满足随迁子女入学需求。特大城市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控制目标和教育承载能力,稳步有序地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学。

七、大力推进均衡发展

各地要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整体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办好每一所初中,为小升初工作夯实良好基础。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大力推进学校联盟或集团化办学模式。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操作办法。

八、试行学区化办学

要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均衡配置,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课堂改革、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

九、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小升初工作的领导,制订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推进制度、划片决策制度、入学监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科学有序、运转高效、公正透明的小升初工作机制。要加大查处力度,重点纠正违规考试招生、不按就近原则安排入学、随意接收择校生及乱收费行为。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国家开展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认定、相关考评与各地小升初工作情况挂钩。

十、加强宣传引导

各地要围绕政策制订和实施的具体办法,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解读,使之家喻户晓,让社会支持,让家长理解。要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小升初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要倡导科学教育理念,让各界明白就近入学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努力营造小升初工作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办学条件

51招生网(https://www.51fmjf.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办学条件的相关内容。

据2015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拥有教职员工123人,100%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和课程班结业的总计33人,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4人、特级教师6人、特高级教师9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9人,省市劳动模范10人,国家级金牌教练13人,有研究生学历36人。
中学特级教师:胡颖、刘艳华、崔殿宝、张洪澜、孟繁伟、卢荣华
国家级骨干教师:王延文、张洪澜
省、市骨干教师:潘永久、庄杰、张宁、张军、张颖、李丽、孟繁伟、杨雨平、佟魁星、刘艳、刘定珊
学科带头人:胡颖、孟繁伟
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黄启成 高考成绩 截止至2009年,该校先后为大连市培养出了23位省、市高考第一名,有355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学府。近200多名毕业生以较好成绩进入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
2007年高考,该校一本上线率达到了94%,二本达到了100%的较好成绩,该校学生获得辽宁省的理科状元和第三、第十名,文科也取得了大连市内四区第一的好成绩,该校学生获得大连市内文科状元。  2008年高考,600分以上总人数为150人,理科为129人,文科为21人,一本率为90%以上,并有26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
2009年的高考422人参考,600分以上总人数为234人,理科为173人,文科为61人,一本率为95.4%,27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和香港的大学录取,理科平均599.5分,文科平均602.2。
2015年高考,辽宁省文科状元、大连市理科状元花落该校。理科375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257人,占报考人数的68.5%;一本上线370人,上线率98.7%;总平均分616分;文科86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57人,占报考人数的66.2%;一本上线80人,上线率93%;总平均分595.5分。600分以上314人,占报考人数的68.1%,文理科一本上线率97.6%。 学校共有38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6名学生被香港大学录取。三所学校录取人数占报考人数的9.8%。 学科竞赛 据2015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共有500余人次在国家和省级各科竞赛中获奖,其中有近300人次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并取得了被保送名牌大学或者高考加10分的资格,并有29人进入辽宁省代表队并参加全国决赛,获得金牌10枚,银牌14枚,铜牌5枚。先后有8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创造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机器人和科技大赛等各学科大连市的较好成绩。辽宁省各学科竞赛活动连续四年被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等组织机构命名为“大连24中杯”学科竞赛,同时学校连续承办了四年的“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辽宁赛区)和2007年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辽宁赛区)”。
2008年4月学校成功承办了辽宁省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此次大赛中,大连高中生共有10人获得了省级一等奖学校占据了5人,并有两名同学获得了参加全国决赛的资格。
2010年,24中学在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30多个项目获省一等奖,其中,有4个项目入选辽宁队,参加全国决赛。
2012年,该校两位学子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和化学竞赛(省级赛区)二等奖,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和生物竞赛大连市二等奖。 在第十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上,学校共有83人获奖:国家级特等奖1人,国家级一等奖7人,国家级二等奖3人;省级特等奖6人,省级一等奖17人,省级二等奖19人,省级三等奖30人。另外,辅导教师有2人获特等奖,9 人获一等奖。
2013年,该校学子获得第44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2014年,该校两位学子获全国英语创新英语大赛国家一等奖,全国英语创新英语大赛东北赛区三等奖。 第十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获奖名单级别获奖者  名次国家级郭季豪  特等奖(1人)国家级徐彤彤、张忆馨、郑雨辰、陈易洲、张赫中、林煜和、姬潇依  一等奖(7人)国家级许瀚文、尹一凡、赵思琪  二等奖(3人)省级商萍珊、冯小凡、尤佳琦、王雪洋、陈姝、温晴特等奖(6人)省级吴睿、宫嘉熙、隋晨、武智鹏、吕华赢、段廷霖、林立岳、黄泽依、李正源、张宸、孙明昊、金玥明、王婉婷、许珈铭、苏琳、刘子怡、王子宣 一等奖(17人) 省级马睿忱、原天枢、李涵、阎冰玉、崔振鹏、臧玕禛、陈婧、林虹男、李仲宇、姜光泽、姜越、秦菲阳、孙灏铭、纪元垣、卢文涵、范美卉、兰彦慧、于月洋、于川晴二等奖(19人) 省级洪艺琳、张欣然、刘小钰、于凌霄、焦思雨、梁思奇、徐迈、李悦慈、庄奥、任想、高思颖、仇洋、韩琦、曲晶茹、朱婧菲、韩东霖、王天娇、苗壮、郑雨知、王晓雯、赵雅文、曹馨元、刘斯琦、袁婧馨、石承优、姚澜、杨惠越、王艺格、许梦茹、姜薇三等奖(30人) 参考资料: 地理教研组 2007年该校地理组荣获大连市巾帼文明岗。地理组的全体成员皆曾获得过省级以上优质课、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一等奖,并有多篇文章见诸报刊、杂志。 物理教研组 截至2009年末,该教研组共获得全国奖项三项、东北三省奖项二项、省级奖项十余项。 化学教研组 该校化学组两人被评为大连市优秀班主任。截至2013年,化学组共有国家级优质课两次,省级优质课六次,市级优质课十余次,发表省级论文二十余篇。 生物教研组 截至2013年4月,该校生物组教师获国家级荣誉2人,省级荣誉2人,市级荣誉4人。组织编写书籍五本,发表论文共7篇。 艺体教研组 截至2013年4月,该校艺体组曾获国家级荣誉2次,省级荣誉3次,市级荣誉11次,省优质课一等奖2人,市优质课一等奖9人,发表省级优质论文12篇,市级优质论文23篇。编写的《体育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已通过国家验收。 历史教研组 截至2013年4月,该校历史教研组曾被中央教科所聘为《历史》教材编写组成员。所讲授的课被评选中央教科所课程标准《历史》全国培训示范课。在国家级刊物《历史教学》等发表论文多篇,承担教科研课题及编写的教学编著近20本。 语文教研组 截至2013年4月,该校语文组承担市级以上优质课9人,市级以上优秀课件7人,市级以上优秀论文58篇,编辑各种教学资料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承担国家级课题两项。 数学教研组 截至2013年4月,该校数学组是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协作体成员,在中国国内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数十本,在国家、省、市级教学课件制作、优质课及说课比赛中多人获得一等奖,多位教师在全市数学教研活动中做观摩示范课教学展示。 外语教研组 截至2013年4月,该校外语教研组曾在国家级、省、市级及公开发表论文多篇,在第二届全国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中组内四位教师囊括大连市前三名及第五名并均在复赛中获省一等奖,为学校赢得了极高荣誉。组内承担国家级课题两项,省级课题一项。 政治教研组 截至2013年4月,该校政治教研组教师中有2人次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3人次获省级论文一等奖;1人次获东三省论文一等奖;12人次获市级论文一等奖;1人次获国家级一等优质课;8人次获市级一等优质课;15人次参与编写学科教学用书;1人次获得市级课件一等奖。
2015年,该校刘艳老师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国家级全国数学奥林匹克基地校
全国报刊辅助英语阅读教学实验试点校
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
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理事单位
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训项目实验学校
2015中国教育50强 省级辽宁省模范学校
辽宁省文明学校
辽宁省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辽宁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辽宁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
辽宁省绿色学校
辽宁省首届环境友好学校
辽宁省五一奖状
辽宁省物理教学基地
辽宁省化学竞赛基地 参考资料

以上就是51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51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51招生网:www.51fmjf.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深圳市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果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办学条件”相关推荐
深圳中考录取经过 深圳市红岭中学的办学成绩
深圳中考录取经过 深圳市红岭中学的办学成绩

深圳中考录取经过做为2019年在深圳参加中考的学生家长,因为担心错过任何信息,加了好几个微信升学群。从3月份开始,各个群里面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从中考的政策,各个高中学校的介绍开始,到志愿填报,体育考试,口语考试,中考正式考试,然后是考生分数公布,录取线宣布,到最后各个学校发放录取通知短信,通知书。家长们焦虑着,紧张着,有时兴奋,有时失落。特别是最后尘埃落地,2019年的深圳中考,结果真

2024-08-17 06:38:07
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果(浙江省岱山中学的办学成果)
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果(浙江省岱山中学的办学成果)

上海市田园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果上海市首批二期课改实验基地学校、上海市TI数理图形计算器实验学校、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闵行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区数字化实验学校、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区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区花园单位、区平安单位、区档案管理一级先进学校、上海市价格诚信先进单位、成功告诉未来教育基地。在近三年的高考中,本科上线率逐年提高,50%

2024-12-10 08:14:52
贵阳市第十中学办学成绩 贵阳市第一中学的办学规模
贵阳市第十中学办学成绩 贵阳市第一中学的办学规模

贵阳一中高考985录取率贵阳一中高考985录取率97%。贵阳一中是贵州省第一所一类示范性高中、特大型寄宿制高中,其前身为晚清吏部尚书李端棻与任可澄等贵州名宿于1906年创办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1950年与省立贵阳中学等四校合并,始称贵阳一中。贵阳市第十中学办学成绩贵阳市第十中学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全面发展,对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高标准要求,各类竞赛活动呈现出繁荣景象。在过去的两

2024-09-06 22:14:42
无锡高考本科录取率 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果
无锡高考本科录取率 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的办学成果

无锡高考本科录取率无锡高考本科录取率2023年无锡市高考录取率为48.1%,而2023年无锡市高考录取率预计为50%。因此,无锡地区的高考录取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但仍然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高考,从而提高无锡地区的高考录取率。无锡地区的高考录取率为什么这么低?无锡地区的高考录取率相对较低,

2024-06-10 21:49:39
想问下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好还是育才好(深圳市育才中学高中部分数线)
想问下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好还是育才好(深圳市育才中学高中部分数线)

想问下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好还是育才好从分数上看育才的招生分数会比二高要高。而且育才是个成立了很长时间的学校,从教育这方面来说,会比二高要好。况且育才总体学习成绩都不错,每年的重点率也是很不错的。而且育才要比二高自由很多,比如说手机这类东西育才是允许的,但二高不允许,而且二高的宿舍是不允许手机充电的,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上学校的时候会带很多块电池,为的就是要带手机。但育才有个很大的问题

2024-08-02 10:12:44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和第二高级中学哪个好?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和第二高级中学哪个好?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和第二高级中学哪个好?二实比二高要好多了,学校三风(教风学风校风)比深中外语都好,老师给学生加餐加点老师自己误餐没任何怨言,校长都有亲自加班给学生上课,我小孩就听过校长十几节课。教学理念也很对头,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09级一位家长。宝安中学985上线率宝安中学985上线率为93.3%。拔尖生成绩突出,且人数较去年有明显增加。历史类尖子生前100名3人,分列全省第

2024-09-27 17:52:08
 汕头十中(省侨)的高考成绩! 汕头市第二中学的教学成果
汕头十中(省侨)的高考成绩! 汕头市第二中学的教学成果

广东高考各市本科录取率排名广东高考各市本科录取率排名如下:1、广东21座地市中,两座一线城市——省城兼副省级城市广州和计划单列市兼副省级城市深圳属第一梯队,广州有8所高中共47人入列,深圳有8所高中共45人入列。2、新一线城市佛山、经济特区汕头、新一线城市东莞和粤西中心城市湛江属第二梯队,佛山有4所共24人入列,汕头有3所共19人入列,东莞有4所共17人入列,湛江有3所共

2024-08-08 13:44:32
钟祥市高考录取率 钟祥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钟祥市高考录取率 钟祥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钟祥一中校训钟祥一中秉承“严谨求实,奋进创新”的校训,坚守“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校风和“为人师表,团结协作”的教风。学校以“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为治校方略,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致力于实现现代教育的四大目标——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存、学会生活。通过设立“适应”、“人格”、“成年”为三个年级教

2024-11-09 14: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