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7 16:31:22 | 51招生网
各省高考大幕已经拉下,考生不论成绩高高低低都已经收获了自己该收货的东西,报考志愿此时正在有序的进行中。
由于部分学生对自己成绩的不认可,开始打起了复课的念头。但是身边的朋友都是强调说,高考生能走就走,千万别复读。
其实,我的观点也是如此,能走就走,就不要再和自己较劲了。依然清楚的记得去年此时,同学的孩子因为数学答题卡一时脑抽忘了涂卡了,导致数学白白丢了45分。即使丢了这45分,他也可以稳妥妥的走一所不错的一本大学,但是由于不甘心,他背起行囊,到市里的重点中学去复读。
说起他一年的复读生活,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呀。父母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而父母家在百里之外,每天早晨父母早早的把他送到学校,然后驱车百里来到单位上班,下午下班以后再开车,去他所在复读的学校接他放学。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如此,一直坚持了一年。 51招生网
复读一年以后,高考成绩揭晓了,他的成绩较去年只是涨了十几分。掂量一下两年所能报考的学校,其实差不多。此时,想想一家人一年的付出,他和父母都非常感慨,说如果早知如此,去年就早该走了,就不用复课了。
首先,复课生复读的话,压力太大太大。
本身高中三年压力就非常大,披星戴月,天天考试-做题,做题-考试。学生每次都纠结自己的分数与成绩。即使寒暑假也会在补课中穿梭,查缺补漏,预习新的知识,就像是陀螺一样忙碌。
复课生复读的话,他的压力比应届生压力更大,因为经历过那个黑色的6月,所以更加惧怕。因为知道复读一年的不容易,所以压力更大。因为惧怕再次遭到挫败,所以压力更大。
记得我读高中时,班里的那个复课生即使下课也不站起来,除非上厕所,天天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现在想想肯定是压力太大而导致的吧。
其次,复课生复读的话,第二年境况如何,谁也不知道。
虽然知道复读一年以后前途未卜,但是前仆后继的进行复课的人大有人在。失落的例子太多了,有些人付出了又一年的努力,分数不但不涨还落了。你说怎么办?是走还是不走啊?
今年,同学的孩子高考,打电话问他孩子成绩的时候,他怎么也不接电话。我们就知道这肯定是孩子考砸了。果然,他发短信说孩子成绩不理想,正打算复课呢!
我替他捏了一把汗,谁知道复课一年,情况如何呢?但是如果孩子成绩实在太差,不复课也不行呢!
但是复读一年,会不会提分,谁也不知道。就像是博弈一样,对复课的同学来说,那么j就努力去做,只管耕耘,不管收获吧!
最后,复课生一人复读,全家人受折磨。
就如我上面举的例子一样,一人复课,全家人都在战斗。不到一年以后的高考,全家人揪着的心谁也放不下来。就如我上面提到的例子一样,家长肯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复读,会尽可能的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会尽可能的多陪伴在孩子身边给孩子减压,鼓劲。
去年,是儿子的高考季,我和爱人变着花样给儿子做饭,当儿子因为考砸了而心情郁闷的时候,我们耐着性子给他做思想工作。早上五点多,起床给儿子做饭,晚上十点接回儿子后,再休息。比自己当年高考时感觉还累,压力还大。儿子高考成绩揭晓了,还不错,终于不负一家人的付出。当时儿子激动的大笑,而我则激动的抹上了眼泪。
如果,孩子复读,不但孩子压力大,家长的压力也不小,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全家人受折磨。但是为了一个更好的明天,打定了主意复课,自然全家人拧成一股绳,一起加油!
除此之外,对绝大部分的考生来说,能走就走,就不要复课了。大学里发展的空间很大,只要努力去做,完全可以在大学平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
复读,是一次非常艰难的历程。
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也就是一年,但这一年中,复读生在面对心理方面的考验时,尽管有一些学生能够从容应对,但更多的是需要忍受不断的煎熬:多付出一年,少工作一年,精神上、精力上的付出暂且不说,经济上的付出也是很巨大的!
就算家庭经济可以承受,但如果明年高考,自己的成绩不升反降,怎么办?如果明年高考,自己的成绩纹丝不动,怎么办?如果明年高考,自己的成绩上升幅度达不到心理预期,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必定会时不时成为复读生反复纠结的那个梗!
无可非议,很多时候复读生在乎的就是那一口气:自己明明可以考得更好,为什么这次高考没有达到目标?但话又要说回来,人生的整个历程中,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不努力,但又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人生的某个目标,其实就是人生某个阶段的奋斗方向,努力过了,问心无愧就好。至于能否达到这个预定的目标,天也、时也、人也,诸多的因素影响,有那个因素是自己可以随意主宰的?因此,不问客观、不问主观,盲目躁进的结果,或许还真不是自己想象的。
基于上述原因,我赞同高考生只要有大学可上就要尽量上,上了再说。如果自己真有那个奋斗的精神,考研、考博,那一个目标都比上大学更高大上!就看你有没有那个干劲了!
有些考生非清华北大不读,哪怕考上了别的顶尖985大学,也会选择复读;有的考生考上了三本院校,但嫌弃三本的“含金量”不够,而且学费又太贵,所以选择复读;有的考生考上了二本,但这种考生对一本院校更为青睐,所以也选择了复读……基于此,有某些类似于“高考工厂”的中学甚至大面积招收复读生,而且还根据复读生当年度的高考成绩来确定其学费的多寡。
但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劝高考生能考上大学就果断去就读,尽量别复读呢?我觉得原因有如下几个:
作为一名应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参加高考,或多或少会有那么一些紧张的情绪。但作为一名复读生,复读一年时间里的压力就如黑压压的山头那样大。如果应届生的紧张和压力达到2分的分值,那么复读生的紧张情绪和压力至少在8分以上。用“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来复读生面临高考时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
一些原本考上第二批次的高校,因为不满意当前的成绩而复读一年,在第二年成功考入一本顺利“逆袭”的考生固然存在,但第二年因为考试压力太大而最终发挥失常,高考成绩比上一年差而只能上三本线的复读生也不是没有。复读一年,前途如何,谁都无法预料。
随着“新高考”的全面铺开,复读生的优势正逐渐被“蚕食”:一旦复读生被迫重新选科目,那么他们的优势还能剩下多少呢?估计所剩无几吧。再加上在高考成绩非常精致的情况下选择复读,很可能要交一大笔复读费。倘若是富家子弟那么压力还小一些,但如果是寒门学子要面临巨额的复读费,则会让原本拮据的经济状况来个“雪上加霜”。这一大笔复读费花下去,“性价比”到底如何?哪怕是能掐会算的孔明,估计都很难猜测出来吧?同时,本来已经考入了某一所高校,不选择去高校报到而选择去复读,这样做真的好吗?如果考生第二次高考时选择的学校知道考生有这么一个“前科”的话,到底对于这名考生的录取会不会有负面影响,谁能一语道情?
虽然选择复读是一条准备字第二年“逆袭”的“绝佳通道”,复读一年可能未来的路会更好走一些,但考生在选择复读之前最好三思而行,别盲目从众跟风。有不同看法的朋友,欢迎留言探讨。
有大学能上就上,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
实际上,对于一个群体而言,任何绝对的说法都会有一定道理,同时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偏颇。“高考学生有大学能上就上”这种劝告,就属于这样的绝对说法。
说有道理,是因为,站在整个高等教育的高度来看,资源是有限的,各个层次的大学都存在,必然需要各个层次的学生去就读,不可能人人都去读好大学,不可能进不了好大学的学生就都去复读以便考好大学;从学生的角度说,个体是存在差异的,不可能人人都适合去念好大学。而且,复读本身耗时费力,结果也是不确定的,与其多耗费时间和金钱去复读,去寻求一个未知的结果,还不如上一个可以上的大学。何况有些人也并不适合复读,即便复读也没什么用。
说有偏颇,是因为高考这种“一锤定音”的选拔方式本身存在一些固有缺陷,它当然有区分度,但区分度并不总是可靠的,总会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高考能不能考好,有时候是有一定偶然性的。对个体是偶然性,根据大数法则,对群体而言,就有了某种必然性。也就是说,由于高考学生的巨大数量,每年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考生没有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应有水平,那么,这样一个群体,有部分人选择复读,给自己一个发挥出应有水平的机会,甚至获得提升的机会,不是也很合情合理吗?劝告这些“考砸了”的人“有大学能上就上”,未免有失偏颇。
另外,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有些人并没有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即便在高考中正常发挥了,还有一些人也是有潜力可挖的,如果复读,完全可以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考取一个较好的学校。
所以,我对复读的看法是,考得不太好的考生,如果自己根本不想复读,也并不认为自己复读可以考得更好的话,这种考生最好就是“有大学能上就上”;如果自己对高考成绩并不满意,甚至很不服气,主动希望复读,我认为这种考生最好是给他们一次机会,这不但因为这种情况复读能获得提升的概率很大,而且因为,即便未必真能获得有效提升,也可以让他们多给自己一次拼搏的机会,从而避免留下遗憾。
最近几年有亲友关于孩子是否复读的问题征求我的意见,我就秉持这样的态度。比如,有一个亲戚家的孩子高考没有考好,勉强考了一个末流211学校,孩子自己主动希望复读,我就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后来复读一年考上了中山大学,获得了一个很好的结果。
其实,打算复读本身是一个“追求更好”的美好愿望,这种愿望,不应该轻易被抹杀,不应该轻易被否定。“有大学能上就上”并不适合每一个考生,尤其不适合于那些有梦想有冲劲的考生。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高考后,总有人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的,想要去更好的大学,因此每年复读的学生真不少。我也曾经得复读过,说实话,我们那时复读是没有定办法才为之,因为不复读就没有书读了。而现在如果就算发挥不理想,也还是有大学可读的,我也不主张复读。 我总觉得复读就是将三年高中无形中拉长到四年了,每年的复读生抢占当年应届生的指标,而应届生又去复读再抢下一届的指标,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严重浪费。
一、什么样同学会选择复读?
一般来说,选择复读的同学肯定是对自己的高考成绩不满意。比如本来成绩很好的,结果发挥不好,比平时成绩差几十分,就不甘心,选择复读。再就是有些同学只考了一个三本学校,家庭条件一般,不愿意上收费高的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但更不甘心去上一个大专。宁愿再辛苦一年去考一个哪怕是公办的二本学校也好,如果运气好,也有可能考一个一本大学。还有一种就是在高一、高二没怎么学习,到高三时想学习了,结果发现高三一年的学习时间不够,没有达到自己的较好状态,想通过复读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51招生网(https://www.51fmjf.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孩子高考失利想复读,作为家长该不该支持呢?的相关内容。
孩子高考失利想复读,建议家长支持孩子复读,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填报志愿错误,导致高考失败
不少考生会因为高考填报志愿错误,导致最终自己没能被大学录取,高考失败。如果想要复读,家长可以无条件支持,毕竟孩子的高考成绩不错,是可以考上大学的,只是填报志愿出现失误,才不能上大学的,另外,这样的考生复读一年,来年上大学基本上没有问题。
第二、孩子发挥失常,导致高考失败
每年高考,都会出现一些高考生因为发挥不好,导致高考失败,这些考生高考失败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心理问题,这类考生平时考试成绩都很好,学习基础也不错,只是高考时过于紧张或者被一门科目考得不好所影响造成最终高考失败,如果这样的情况,家长没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支持孩子再复读一年就可以,只要孩子能够克服心理问题,再次参加高考一定能成功。
第三、孩子学习成绩一般,没能高考成功
如果孩子平时成绩一般,参加高考没能考上大学,想复读,这说明孩子是有想法的,是有上进心的,这样的话,建议家长还是支持孩子高三复读一年,这样孩子就再次拥有了上大学的机会,毕竟孩子将来能够上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会容易很多。但是这样的学生一旦复读,家长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认真复读学习,这样的话才能有机会来年高考成功。
第四、孩子成绩很差
其实孩子成绩很差,高考失利本身就在父母意料之中的,如果孩子想复读的话,家长需要认真考虑一下,因为孩子学习基础差,再复读一年的话,成绩提升空间可能不大,参加高考的话考上本科的几率也不大,但是因为孩子提出复读的想法,这说明孩子不甘心,还想通过高考证明自己,这样的话,家长就要考虑下孩子是否有复读的必要,不过建议家长支持孩子复读,尊重孩子的选择。
总之,不管孩子因为什么原因造成高考失利,如果孩子想复读,家长都应该支持孩子一下,因为高考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十分重要,这是孩子人生中的都一个转折点。
一旦家长选择支持孩子复读,就要给孩子选择一所不错的高中,如今高中生复读政策有变,不少地方公办高中不允许复读,只能选择民办高中,家长一定要为孩子选择一所学习环境好的学校。
还有一旦孩子复读,孩子一定要要认真学习,沉下心来用功读书,珍惜这次复读机会,争取高考成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千万不要糊里糊涂复读一年,这样只会浪费自己更多时间,让自己错过更多的机会,不如早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这样还可以提前让自己得到锻炼,尽早适应社会环境,也能为家庭减轻负担,减少开支。
2024-10-04 01:33:39
2024-06-09 12:55:16
2024-10-28 19:50:24
2024-10-04 14:45:48
2024-09-02 01:24:33
2024-11-17 16: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