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信息 > 正文

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

2024-08-23 11:40:45 | 51招生网

今天51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

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

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先要解决以下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1)加大对于 基础教育 的投入。重视高等教育而相对忽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投入远远大于初、中等教育,是若干年来我国教育的不平衡的最主要的表现。1996年我国学前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生均日常教育经费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分别是6%,12%,67%;而同年,韩国这一数据分别是17%、13%、6%,日本为17%,19%,14%。[7]这种重心倒置的投入偏向与教育投入的实际效益形成反差,因为事实上基础教育投入效益最大。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和研究生之间也没有形成合理的“金字塔”比例结构,如我国2003年本科与专科录取比例是1:0.93,本科与研究生招生比是1:0.15,致使研究生在做本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做专科生的事,专科生干中专生的活,而中级技工却紧缺,造成教育浪费。我们建议,要加快大学转制的力度,把相当一批 公办大学 转为民办,原来大学的经费在转制以后主要给基础教育的学校。
(2)加大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中国农村的义务教育总体水平比较落后,农民的子女不能接受优质教育,学习的内容严重与社会实际脱离,教师的水平比较低,教育的基本实施也不能得到保证。我们认为应该由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为主保障农村教育的基本经费,尤其是在财政非常困难的地区,县级财政是根本不可能解决当地教育所需要的基本费用的。
(3)取消文理分科,重视 人文社会科学 。我国大文科比例偏低, 发达国家 高等教育的大文科比例达60%以上,我国仅在33%左右[9],而现代社会 第三产业 (对应于大文科)发展迅速并成为国家 产业结构 由低向高转变的重要标志。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在全国使用的中学,几乎千篇一律地是理科学不下去的人在学习文科,学习文科不是出于兴趣、热爱,而是无奈的选择。一个不重视社会科学的国家,一个文科学生没有地位的国家,是不可能在科学决策、人文精神方面取得真正的成就的。其实,儿童的许多才能是在大学以后才开始表现出来的,如 钱伟长 是大学二年级开始从文科转向理科发展的。太早的分科,可能让我们损失了一大批真正的自然科学家和真正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大师。文理分科,还加剧了 应试教育 的效果。由于文理分科,理科知识开始越来越难,考试的难度开始越来越大,因为这样才能区分学生的学习水平。所有的理科学生都要开始学习那些他们一辈子根本派不上用场的东西 ,少数学生就成为绝大多数学生陪同学习的对象。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没有文理分科,我们的自然科学发展就会落后,美国的中小学理科知识比我们简单得多,为什么他们的自然科学反而比我们发展得快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那些真正有理科才华的学生通过学习选修大学暑期课程等方法,让他们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在总体上,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人才数量不够,教育质量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2001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左右(1990年是6年左右),而世界一些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则约为:美国13.4年、 爱尔兰 11.7年、韩国12.3年、菲律宾9.4年。2000年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1990年为1422人)。为建设 小康社会 ,2010年我国每十万人口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要求达到7000人以上,到2020年,达到13500人左右;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2003年我国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7%,刚接近1997年世界平均水平17.8%,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已达61.1%。2000年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而1998年OECD国家对应指标的 平均值 分别为80%和26%。1998年,我国从事科研的人数,每万名劳动力中仅为8.4人,而同期日本为80人,美国为74人。[8]这就要求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从宏观上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5、改变教育增长方式,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
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主要是以规模扩张、粗放式发展为主,以质量为代价换取教育超常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实际承受能力,教育投入跟不上发展要求,2000年我国教育经费总量达到3849亿元,但是相对于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 和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需要,缺口仍然巨大。在 “普九” 中,有些地方急于求成,为达标而达标,弄虚作假,教育严重负债。以湖南为例,2002年教育负债达31.75亿元,其中农村中小学负债25.3亿元。 安徽农村 教育目前负债约20亿元,这部分债务绝大部分是在前几年实施“两基达标”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9] 即使在经济发的达温州苍南县,至2002年4月,全县教育负债总额近2亿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负债1.25亿元,36个乡镇中有32个乡镇的中小学均系负债运行,“累累负债几乎使不少中小学濒临关门”。[10] 高等教育扩招5年之后,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达到17%(1995年只有7. 2%, 1993年之前则一直在4%以下),各类高等教育学生人数1900万。[11]但是由于相应投入不够,正在给高等教育质量带来严重挑战。
在教育改革方向上,我们提倡与国际接轨,但相对忽视了本土的教育优势和教育特色。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我们处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现代与后现代的夹缝之中,教育发展应当是在追赶和超越之间选择平衡。但我们大多以模仿为主、以西方教育为标尺,教育改革和教育批判的话语表现出明显的“西方中心论”倾向,企图采取一种批判、“革命”、“中断”的模式短时间内革除所有教育弊端,却丢弃自己既有的教育“个性”。相反,西方却在学习中国,而我们的所学,人家正在抛弃。一位美国教育专家说,“不要盲目地相信美国的教育制度,我们的教育制度某些方面亲不令人满意。……有的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却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美国孩子从小崇尚个性,追求自由,没有“师道尊严”这一类观念,教师在课堂秩序上花的时间远远多于中国教师,班上学生多一点,老师就力不从心。” [12]
建国以来,在我国教育歧视已基本不复存在,但是,除历史原因形成的发展差距之外,制度性原因造成的教育不公平还显著存在,并呈日益严重的趋势。如教育公共政策采取“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全国统一的大纲、教材和考试标准;资源配置失衡,缺乏完善的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同一地区内又层层设置重点学校制度,人为地造成一大批薄弱学校,而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城市城镇,这些都只有利于发达地区和城镇学生的升学。另外,由于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各阶层家庭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不同,再加上教育腐败如“条子生”、“缴费生”的存在,导致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因此,未来教育发展要把加快发展与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紧密结合起来,与调整学科结构、巩固和提高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把国内的教育改革与国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合理的结合起来。把教育发展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少数人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结合起来;这样,教育自身才会有稳定和 可持续发展 的局面,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确立正确的教育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
教育评价观是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观和评估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革行动和教育发展局面。近年来我国教育快速发展,但对于什么是最优的教育、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发展状态,似乎思考得太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是教育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估机制。一些地区教育形象工程建设不断,区域教育协调较差;有的学校只顾“硬件”忽视“软件”,学校建设富丽堂皇,教育教学却依旧如故,只管“高收费”不管高质量;有的高校忙于上专业、上学位点,却虚于相应的建设和投入,或者滥发文凭、学位;教学考核上,只重及格率、升学率,轻视育人;学生评价上,只重分数,忽于品行。我们认为评价教育发展最高的标准,就是看教育能否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政治民主;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此,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估制度,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标准(包括师资、校舍、仪器、设施、设备、生均经费、师生比例等),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和制度,义务教育发展国家基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学校办学效益评估标准,学生发展评价标准等等。现有的评价,一是价值取向单一,评价标准缺乏多元;二是评价由行政部门主持,自上而下进行,教育行政机构集“唱戏”、“评戏”于一身。落实 科学发展观 ,一方面要建立与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加强教育行政督导之外;另一方面,要跳出教育评教育,就是要建立民间的教育评价中介组织,由教育界外人士评价教育、评估学校的办学质量水平。尤其要鼓励大众媒体、网络、社区的民间评价。

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

高考3+2是怎么样的啊?

“3+2”高考模式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招生形式,主要面向特定类型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机会。具体来说,这种模式的“3”代表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专)学习三年,而“2”则代表在高等职业院校(大专)学习两年。以下是关于“3+2”高考模式的详细解释:

  • 招生对象与方式:

  • “3+2”高考模式主要针对那些未能在普通高中完成学业的学生,包括年龄稍大的成人学生和需要工作养家的农民工子女等。

  • 学生通常在完成中专三年的学习后,通过一定的考试或选拔机制,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两年。

  • 学历与学位:

  • 完成“3+2”模式的学生将获得大专文凭,这是全日制本科第一学历,与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具有相同的学历地位。

  • 学生在大专阶段可以选择专升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 51招生网

  • 专业与课程:

  • “3+2”模式通常涵盖特定的专业,如中高职三二分段制就涉及到一些特定专业的教学计划。

  • 学生在中专阶段会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进入大专后则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 优势与意义:

  • “3+2”模式为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普通高中学业的学生提供了重返校园、追求高等教育的机会。

  •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 从社会层面来看,“3+2”模式也有助于提高社会的人才储备,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人才。

  • 注意事项:

  • 虽然“3+2”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机会,但学生仍需努力学习,确保能够通过选拔考试或满足相关录取要求。

  • 在选择“3+2”模式时,学生应充分了解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确保自己的选择符合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

  • 总之,“3+2”高考模式为特定类型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路径和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学生在选择这种模式时应充分了解相关要求和前景,确保自己的选择是明智和合适的。

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

农民工子女在诸暨能否高考

51招生网(https://www.51fmjf.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农民工子女在诸暨能否高考的相关内容。

主要看是否符合浙江省外来务工子女参加高考的条件:
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要通过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或符合浙江省流入地初中升高中条件,进入浙江省高中学校,从高一连续读到高三,中间不中断(因故经批准同意休学的除外),取得高中学习经历和学籍,并且符合我省高考报名的其它条件,可以就地报名参加高考;这些随迁子女的高考报名时间和办法与本省籍考生相同;在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时,与浙江省户籍学生享受同样政策待遇。
总结起来是有浙江稿乱省高中学籍并实际就读键含档整老山三年。

以上就是51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51招生网:www.51fmjf.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为什么1998年以前的大学升学率那么低(4%,本科专科各2%)”相关推荐
陕西省本科录取率为什么那么低
陕西省本科录取率为什么那么低

陕西省本科录取率为什么那么低教育资源的差距,导致教育资源差的地区高考的政策相对比较好,也就是高考更容易考上名校。反之,像江苏以及河北这样的省份700分都不一定能考上清北。高考虽然是不同的省份试卷不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但总体上还是很有参考空间的。根据往年本科的录取情况来看,本科普遍最低在380分左右,二本的分数线则是在450分左右。而对于本科合并的省份,一般也得在400分左右。

2024-10-17 12:55:23
北京本科录取率为什么那么高
北京本科录取率为什么那么高

北京本科录取率为什么那么高重点城市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这些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尤其是顶尖大学的招生名额较多。例如,清华大学多年来在北京地区的招生人数就超过了苏、皖、鄂、川四省的总和。虽然苏、皖、鄂、川四省的人口总数是北京的20倍以上,但这些城市的教育资源集中度远高于其他地区。此外,直辖市在中等教育阶段已具有明显优势,再加上国家重点大学对北京、天津等地的招生政策有所倾斜,使得这些

2025-01-06 10:35:09
四川为什么升学率低
四川为什么升学率低

四川为什么升学率低四川的升学率相对较低,这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许多县市的中小学在师资力量和资金支持上存在明显不足,这直接制约了当地的教育水平。其次是生源的优势缺失。相比东部沿海城市,四川在热门专业上的招生需求明显不足。这使得一些优质生源难以获得理想的教育资源。再次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一些传统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读书无用”,而“技术才是王道”。这

2024-11-13 15:46:46
以前上冈高级中学考名牌大学的学生为什么那么多?
以前上冈高级中学考名牌大学的学生为什么那么多?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的办学理念1、校训:崇德创新报国2、校风:团结敬业求实创新3、教风:爱生热忱严谨善导4、学风:明志求真多思争先5、办学思想: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作为办学指针,既向国家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和素质化。①名牌强校、质量立校的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精心打造名校品牌;创名校、树名师

2024-11-03 14:55:12
四川本科录取率为什么这么低
四川本科录取率为什么这么低

四川本科录取率为什么这么低考生多,分数线也高。四川的本科录取率真的是让人望而却步呀,有不少考生都表示想要去外地参加高考,因为师资力量比较强,而且参加考试的人数相比较于其他的省份来说也不是很多。但是不管如何,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抓住现有的师资力量,考上一所自己理想的学校。高考录取率和什么有关?高考录取率是决定一个省(市)高考难度的标准参考系数。录取率越高,相对而言考大学越容易

2024-11-18 14:50:06
为什么以前高中考中专??
为什么以前高中考中专??

为什么以前高中考中专??因为在那个时候大学,大专,中专录取比例很低,毕业包分配。所以很多成绩好的在考试时选择考中专。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百废待兴、人才急缺时,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四年学制普通中专培养了大批拥有专业知识的“栋梁之才”。当时,普通中专录取率低至不足10%,毕业后有“铁饭碗”和干部身份,所以选拔严格,通过者也大多智力拔群、学业优异,“考不上中专的,才去

2024-08-29 15:26:55
文科的录取率明显理科生,明知道录取率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文科?
文科的录取率明显理科生,明知道录取率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文科?

全国文科本科录取率该学位的录取率是百分之三十三。文科本科的录取率是33%,这意味着在众多文科考生中,只有部分人能够获得本科院校的录取机会。这个比例较低,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考生们需要努力备考,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争取这有限的录取名额。文科的录取率明显理科生,明知道录取率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文科?引言:文科的录取率明显要比理科生低,但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还是有非常多的人选择

2024-10-11 14:19:40
长春理工大学为什么排名那么低
长春理工大学为什么排名那么低

长春理工大学为什么排名那么低长春理工大学因其位于二本院校的较低位置,排名相对较低。在中国的大学排名体系中,二本院校通常处于较低的评价等级,这也影响了长春理工大学的整体排名。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们普遍倾向于选择排名较高的院校,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是一本院校的学校。即使一些学生未能达到一本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他们也会选择那些评价较好的二本院校。因此,长春理工大学作为一所相对较靠后的二本院校,吸

2025-02-05 17:46:32